IC China 2025赋能行业稳健增长:技术、市场与生态的协同共振
2025/07/15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:1—5月,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1%,较同期工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分别高4.8个和1.6个百分点。行业实现营收6.49万亿元、利润总额216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9.4%和11.9%,营业收入利润率达3.33%,较1—4月提升0.2个百分点;5月单月营收1.37万亿元,同比增长6.8%。
当前,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技术加速迭代、政策持续赋能、市场需求升级的驱动下,呈现“生产增速领先、效益稳步改善、出口结构优化、投资精准升级”的稳健发展态势。这一产业背景不仅为IC China 2025提供了坚实支撑,更通过技术展示、资本对接和趋势引领等路径,加速半导体行业技术创新、资本高效流动与全球化布局,为“十五五”期间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1
生产动能强劲,产能加速释放
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1%,较工业整体增速高出4.8个百分点,5月单月增速达10.2%,彰显行业生产活力。集成电路产量达1935亿块(同比增长6.8%)、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.3亿台(同比增长5.5%),核心产品产能持续释放,为博览会提供前沿技术展示的丰富素材。
2
盈利质量提升,优质企业汇聚
行业营业收入达6.49万亿元(同比增长9.4%),利润总额突破2162亿元(同比增长11.9%),利润率提升至3.33%,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。这一趋势为博览会吸引产业链头部企业参展提供有力支撑,助力打造高端技术交流平台。
3
出口结构优化,集成电路表现亮眼
集成电路出口量达1359亿个(同比增长19.5%),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,凸显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。博览会特设“海外展团专区”,聚焦集成电路出口增长机遇,推动国内外企业深度合作,共拓国际市场新空间。
4
投资精准聚焦,技术驱动转型
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%,增速虽有所回落,但资金集中流向高端制造、先进封装等战略领域,彰显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的战略转型。博览会通过“投融资对接会”等形式,精准引导资本流向半导体关键环节,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。
1
技术展示:前沿领航,生态共融
聚焦14nm芯片、3D NAND闪存、AI算力芯片等国产技术重大突破,以沉浸式展陈呈现半导体企业最新研发硕果,彰显中国“芯”力量。通过场景化展区构建设计、制造、应用全链条协同生态,推动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。
2
资本对接:政策赋能,市场聚力
2025年半导体产业并购浪潮涌动,博览会搭建“资本-项目”精准对接平台,联动政策资源与市场化资本,以路演、闭门洽谈等形式加速优质项目融资落地,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,实现规模化跃升。
3
趋势引领:洞见未来,战略先行
聚焦6G、量子计算、脑机接口等未来技术,邀请专家分享行业洞见,为我国半导体产业“十五五”规划提供智力支持。通过场景化展区,实时捕捉市场需求升级趋势,引导企业前瞻布局,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。
博览会多维发力赋能半导体产业。技术上,力促国产芯片自给率从35%跃至50%,攻坚光刻机等“卡脖子”难题,夯实自主技术根基;资本端,借对接峰会与并购路演,引资源聚力“专精特新”,孵化细分领域标杆;国际间,深化顶尖机构合作与标准互认,推动产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,提升价值链位势;生态上,构建“技术-资本-市场-政策”闭环,促成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,为产业长远发展筑牢系统支撑。
博览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窗口,更是资本流动的枢纽、国际合作的桥梁和趋势引领的灯塔。通过四大维度的深度赋能,IC China 2025将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迈向更高水平,为“十五五”期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